(一)、编制依据
1. 国家标准和规范
1)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》(CJJ/T 141-2010);
2)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》(GB 50220-95);
3)《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》(CJJ 37-2012);
4)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》(GB 50180-93);
5)《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》(CJJ 152-2010);
6)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》(GB50688-2011);
7)《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》(GB 5768-2009);
8)《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 100-98);
9)《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》(GB50137-2011);
10)《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、场、厂工程设计规范》(CJJ/T 15-2011);
11)《公交专用道设置》(GA/T 507-2004);
12)《公共停车场工程建设规范》(DB11/T 595-2008);
13) 《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》(建城[2010]80号);
14)《镇规划标准》(GB 50188-2007);
15) 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》(GB 50490-2009);
16)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》(GB 50490-2009);
17)《地铁设计规范》(GB 50157-2003);
18)《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》(CJJ 69-95);
19)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》(GB 50688-2011);
20)《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 60-99)
21)《住宅设计规范》(GB 50096-2011);
22)《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》(GB 50437-2007);
23)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》(GB 50099-2011);
24)《旅馆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 62-90);
25)《办公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 67-2006);
26)《商店建筑设计规范(试行)》(JGJ 48-88);
27)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》(GB 50352-2005);
28)《住宅建筑规范》(GB 50368-2005);
29) 《托儿所、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(试行》(JGJ 39-87);
30) 《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》(GB 50091-2006);
2. 北京市地方标准和规范
1) 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》(DB11/T 787-2011);
2) 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》(DB11/ 995-2013);
3) 《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》(DB11/ 996-2013);
4) 《城乡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标准》(DB11/T 997-2013);
5) 《人行天桥与人行地下通道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》(DB11/T 805-2011);
6) 《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》;
7) 《北京市快速公交规划设计导则》;
8) 《北京市地下联系隧道规划设计导则》;
9)《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》
10)《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》
(二)、许可依据
交通影响评价主要依据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城市交通规划、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审查,主要有以下:
1. 国家标准和规范
1)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》(CJJ/T 141-2010);
2)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》(GB 50220-95);
3)《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》(CJJ 37-2012);
4)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》(GB 50180-93);
5)《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》(CJJ 152-2010);
6)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》(GB50688-2011);
7)《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》(GB 5768-2009);
8)《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 100-98);
9)《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》(GB50137-2011);
10)《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、场、厂工程设计规范》(CJJ/T 15-2011);
11)《公交专用道设置》(GA/T 507-2004);
12)《公共停车场工程建设规范》(DB11/T 595-2008);
13) 《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》(建城[2010]80号);
14)《镇规划标准》(GB 50188-2007);
15) 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》(GB 50490-2009);
16)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》(GB 50490-2009);
17)《地铁设计规范》(GB 50157-2003);
18)《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》(CJJ 69-95);
19)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》(GB 50688-2011);
20)《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 60-99)
21)《住宅设计规范》(GB 50096-2011);
22)《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》(GB 50437-2007);
23)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》(GB 50099-2011);
24)《旅馆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 62-90);
25)《办公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 67-2006);
26)《商店建筑设计规范(试行)》(JGJ 48-88);
27)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》(GB 50352-2005);
28)《住宅建筑规范》(GB 50368-2005);
29) 《托儿所、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(试行》(JGJ 39-87);
30) 《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》(GB 50091-2006);
2. 北京市地方标准和规范
1) 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》(DB11/T 787-2011);
2) 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》(DB11/ 995-2013);
3) 《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》(DB11/ 996-2013);
4) 《城乡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标准》(DB11/T 997-2013);
5) 《人行天桥与人行地下通道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》(DB11/T 805-2011);
6) 《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》;
7) 《北京市快速公交规划设计导则》;
8) 《北京市地下联系隧道规划设计导则》;
9)《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》
10)《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》
(三)、提交资料
1.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项目所需申请材料:
(1)建设单位出具的申报委托书(1份);
(2)建设单位填写完整并加盖单位印章的《交通影响评价审查申请表》和《交通影响评价报审材料提交清单》(各1份);
(3)交通影响评价报告2本,并提供电子版(报告(2003版word格式)、图纸(2004版cad格式))(1份);
(4)规划部门规划条件、控制性详细规划(1份);
(5)发展改革部门核准批复(1份)。
2.通过土地公开交易取得土地开发权的企业投资项目所需申请材料:
(1)建设单位出具的申报委托书(1份);
(2)建设单位填写完整并加盖单位印章的《交通影响评价审查申请表》和《交通影响评价报审材料提交清单》(各1份);
(3)交通影响评价报告2本,并提供电子版(报告(2003版word格式)、图纸(2004版cad格式))(1份);
(4)土地部门的土地成交确认书(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)(1份);
(5)发展改革部门或经济信息化部门核准批复(1份);
(6)规划部门的规划条件、建设方案规划审查意见(如有)(1份)。
3.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投资项目(核准类、备案类)所需申请材料:
(1)建设单位出具的申报委托书(1份);
(2)建设单位填写完整并加盖单位印章的《交通影响评价审查申请表》和《交通影响评价报审材料提交清单》(各1份);
(3)交通影响评价报告2本,并提供电子版(报告(2003版word格式)、图纸(2004版cad格式))(1份);
(4)规划部门的规划条件、控制性详细规划、建设方案规划审查意见(如有) (1份);
(5)发展改革部门或经济信息化部门核准(或备案)批复文件(1份)。
4. 政府直接投资或资本注入项目(新征占地或自有用地)(审批类)项目所需申请材料:
(1)建设单位出具的申报委托书(1份);
(2)建设单位填写完整并加盖单位印章的《交通影响评价审查申请表》和《交通影响评价报审材料提交清单》(各1份);
(3)交通影响评价报告2本,并提供电子版(报告(2003版word格式)、图纸(2004版cad格式))(1份);
(4)规划部门的规划条件、控制性详细规划、建设方案规划审查意见(如有) (1份);
(5)发展改革部门可研批复 (1份)。
5. 控规编制及调整类项目所需申请材料:
(1)建设单位出具的申报委托书(1份);
(2)建设单位填写完整并加盖单位印章的《交通影响评价审查申请表》和《交通影响评价报审材料提交清单》(各1份);
(3)交通影响评价报告2本,并提供电子版(报告(2003版word格式)、图纸(2004版cad格式))(1份);
(4)政府征求意见文件、中心城动态维护会议纪要、绿隔及相关地区规划工作会议纪要、控规论证报告(如有)(1份);
(5)其他相关文件。
(四)、审批流程:
1.申请
项目建设单位按照申请材料要求申报交通影响评价审查。
2.受理
材料是否齐备,内容填写是否完整,格式是否合乎要求,签章是否有效。
3.审查
(1)交评报告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》和《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》的相关要求;
(2)组织相关部门或专家对交评报告进行评审。
4.出具意见
逐级审查并出具交评审查意见。
5.告知
将审查意见送政府相关部门和业主单位。
交通影响评价